6月27日,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消息,重庆市政府于近日正式批复忠县忠州巷子、白公祠片区为传统风貌区。截至目前,重庆全市共有35个传统风貌区。
忠州巷子传统风貌区位于重庆市忠县忠州街道,北临巴王路,南、西接临江路,东至忠县实验小学,为忠县老城唯一留存至今的区域,完整见证了忠县的城市发展历程,是忠县人文精神的发源地和人民记忆的承载地。
忠州巷子采取“微更新、微改造”的手法,保留了传统街巷,传承了历史文化底蕴,赋予街区新生活力。白公祠传统风貌区实施一系列保护修缮工程,成为三峡库区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典范。
其顺山应水的场地选址、一街八巷的街巷格局、广场院坝的社交空间、丰富适宜的绿化环境,以及以忠州古城址(东门)、大府邸、龙家院子为代表的不可移动文物、传统风貌建筑集中成片,完整传承了忠州巷子清代以来的城市风貌,呈现出典型的山水城市特色,反映了忠县的山水营城智慧,是三峡库区唯一留存的原貌旧城。
白公祠传统风貌区坐落于忠县县城以西,长江北岸,依山而建。区内植被繁茂,生态环境优越,完整保留着2处不可移动文物、39栋传统风貌建筑,以及古树名木、大树、题壁、水池、汉阙、园林、望柱等丰富的历史环境要素。
作为忠县独特的历史文化名片,该传统风貌区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:白公祠、四贤亭等遗存体现了祀贤传统,凝聚着忠州人民对先贤治理忠州、造福桑梓的深切敬仰;太保祠、关帝庙等建筑生动诠释了保境安民、忠勇信义的精神内核;丁房阙、无铭阙等汉阙则展现了汉代建筑智慧。祀贤文化、忠义精神与汉阙文化在此有机融合,共同构成了传统风貌区三位一体的核心价值。
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,建议升级到Internet Explorer
9及以上版本或者安装Chrome内核浏览器获得最佳浏览体验。查看详情
更换或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。
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,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。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。
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,请切换至极速模式。
您即将离开“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”